收藏本站  |  设为首页  
当前位置:首页>>视觉检察
3·15晚会曝光后,“检察蓝”如何守护你的餐桌?这些案例够“硬核”!
时间:2025-07-0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当“科技与狠活”遇上“检察蓝”,谁才是真正的“舌尖安全守护者”?

今年的3·15晚会又又又曝光了一批食品安全乱象:冷冻产品保水剂滥用成灾、网红餐饮店后厨堪比“生化危机”、知名奶茶店罔顾腐坏水果,直播带货三无食品疯狂割韭菜……但别慌!检察机关早已“拔剑出鞘”,用硬核案例告诉你:“安全保‘胃’战,我们‘检’守到底”!

3·15晚会曝光的“重灾区”,“检察蓝”早有行动!


冷冻品保鲜剂保水剂滥用?检察官:直接“断根”!








3·15晚会接到群众举报,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、超量添加保水剂。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,常用复合磷酸盐,能保持虾仁的水分、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,但部分企业却用保水剂来“给虾增重”。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,例如消化系统问题、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、缺钙、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
而检察机关早已在2024年查处类似案件。河北邯郸一黑心商家用甲醛泡羊血块371吨,销往全国火锅店,销售金额达80万元,甲醛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性,生产、销售非法添加甲醛的食品,不仅构成犯罪,还危害不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,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检察机关一方面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,同时通过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加大责任追究力度,让违法者喜提11年铁窗生涯,还罚到他倾家荡产。


知名餐饮店后厨脏乱差?检察蓝:连锅端!








知名烤肉连锁品牌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的湖北省某店,调查记者在健康证还没有办好的情况下,竟被店长要求提前上岗。门店没有健康证的不止记者一人。后厨肉类制作区的店员经常在备餐时,不佩戴口罩、手套和网帽,在为其他店员培训时,将五花肉甩到餐桌而非清洁案板,现场“表演”徒手甩制金针菇肉卷,而使用过的餐具也只是简单清洗,并没有经过热力消毒,就放进标有 “已消毒” 的盒子里。

晚会曝光的问题,检察机关早有对策。河南某县11家消毒企业餐具大肠杆菌超标,检察官发起公益诉讼,卫健委连夜整改,5家黑厂关停,6家“回炉重造”。


直播带货“三无食品”?检察蓝:全网追杀!








今年3·15晚会曝光众多网络主播纷纷向钱看,甚至不乏粉丝上百万的头部主播,带货山寨大牌、三无食品,销售金额却直逼正版旗舰店。

某地销售商陈某用三无豆粉灌装到知名品牌包装内以假冒真,还在网络直播带货,宣称原厂直出绝对正品,省去中间链条价格突破底线,网络销售狂卖57万!检察机关重拳出击,从造假作坊到售假小贩,一网打尽!附带推动网络带货直播行业一番清朗整顿,保护正品名誉,守护消费者权益,让山寨货“凉凉”!


“检察蓝”的“四大绝招”,专治各种不服!


绝招1:公益诉讼“紧箍咒”

针对监管部门“躺平”,检察机关直接发检察建议,不整改就起诉!江苏镇江多家养老院用过期调料给老人做饭,检察官联动人大代表,关停6家黑机构,95名老人安全转移。

绝招2:刑事追责“铁拳头”

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食药安全犯罪1.5万人,罚金破亿!比如某地销售商孙某用工业甲醛泡银鱼,宣称天然无污染,狂卖129万元,直接被判11年+罚300万。

绝招3:惩罚性赔偿“割肉刀”

法律可不是“假一赔三”那么简单!销售有毒食品不仅要坐牢,还得按销售额3倍赔钱。刘某网络销售碰瓷大牌的假冒毒奶瓶,有毒物质加热析出严重超标,赔了13.5万,网友点赞纷纷。

绝招4:协同治理“组合拳”

检察机关联合市监、公安建立“行刑衔接”机制,让违法者无处遁形,推动出台食品药品协同监管文件,从源头堵住漏洞。

法律法规
  友情链接
 

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检察院
地址: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民达街21号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检察院
联系电话0473-3013625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12309
技术支持:正义网 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

蒙公网安备 15030402000002号